新三板企业骏创科技收到问询函 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售价调整滞后

 行业资讯     |      2025-04-05

目前,汉龙集团拥有的CPV核心技术——跟踪器技术世界领先、且成本低廉,并经过了较长时期的野外工程实践应用、验证了运行的可靠性;其二,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中低倍聚光光伏电池组件,具有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国内配套部件成熟、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此次新提案建议除费率下砍幅度缩小外,落实时间亦倾向于不论是屋顶或地面型电厂,均于7月1日开始实施。德国参议院近期针对新太阳光电补助费率调整案,提出下砍幅度不应超过10%建议,虽尚未立法定案,但可确定的是,德国政府与民间协商已渐产生共识,若该费率原则通过,预估对于2010年下半全球太阳光电产业冲击将明显减缓,在第2季太阳能市场飙升后,第4季可能呈现淡季不淡,德国太阳能补助案出现新转折,引发全球业者高度关注。

新三板企业骏创科技收到问询函 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售价调整滞后

太阳能业者指出,德国政府提出新太阳光电最后补助办法时候已到,但因该案从2009年新内阁改选提案至今争议不断,尤其该法案波及德国太阳光电产业发展及就业人口,使得德国政府对于新法案立法犹豫不决,但下砍补助将势在必行。太阳能业者表示,若补助下砍幅度缩小,可望减缓对产业冲击,改善德国或其它欧洲太阳光电业者被迫快速外移情况,并保住诸多就业机会至于台系业者包括矽晶圆厂绿能、中美矽晶等,电池厂如茂迪、昱晶、益通、新日光、升阳科等,亦可望受惠于下半年德国市场冲击减缓。太阳能业者指出,德国政府提出新太阳光电最后补助办法时候已到,但因该案从2009年新内阁改选提案至今争议不断,尤其该法案波及德国太阳光电产业发展及就业人口,使得德国政府对于新法案立法犹豫不决,但下砍补助将势在必行。至于第3季虽然受到德国政府下砍补助影响,使得市场需求下降,但考量到2011年1月德国政府可能再下砍补助影响,第4季可望出现淡季不淡,加上系统安装需有前置运作期,因此,对于第3季冲击亦可望大幅减缓。

由于德国太阳能系统市占率约达全球5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整个太阳光电产业来看,不论费率下砍多少,2010年下半下砍补助势在必行,因此,第2季可望维持原先预估出现太阳能系统安装高峰潮,将创下历史新高。德国参议院由16位参议员共同提出声明,针对新太阳光电补助费率提出建议,太阳能电价买回费率下砍幅度不应超出10%,相较于先前德国政府所提议,在7月1日下砍屋顶补助16%,9月1日下砍地面型(Ground)补助15%,下砍幅度明显缩小,可望减缓对产业所造成冲击。但随着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电转换效率得到迅速提高,已比以前约提升了30%-40%。

姜谦介绍,2007年,国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占率由2006年的8.2%提升至2007年的12%,2008年已达到15%-20%。多晶硅投资热潮还未消退,最近,企业资本又大手笔频投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除了技术工艺路线日趋成熟、设备商积极投入以外,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安全性和材料易得性也是长期看好的又一个重要理由。新奥光伏负责人介绍,从技术路线发展看,目前,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已经发展到第四代——非晶硅/微晶硅双结叠层电池。

继今年2月份汉能控股集团宣布将投入280亿元启动广东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之后,3月份,四川又有多家企业近230亿资金转投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在近两、三年内,企业如果上马多晶硅项目,必将承受很大的市场压力,而投资薄膜太阳能则相对市场压力要小很多,市场前景也是比较乐观的。

新三板企业骏创科技收到问询函 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售价调整滞后

薄膜太阳能电池也成为继太阳能组件热、多晶硅热之后,国内光伏领域新的投资热点。姜谦说:与晶体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的成本下降潜力要大得多,这主要得益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含镉元素,而且不存在使用稀缺元素作为原材料的问题,在攻克衰减和低转换效率的问题之后,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将逐渐凸显。业内有专家认为,实际上,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在工艺技术方面更接近半导体行业,大量工艺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镀膜技术水平、沉积速率直接影响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间接影响到盈利能力。

资本的频频动作引起业界关注与讨论,薄膜太阳能电池也不负众望,其快速增加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欲分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强劲势头。但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共分天下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不同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还有各自的缺点,或转换效率偏低,或存在环境安全问题,有的存在原材料资源稀缺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后一一解决。从近期各大厂商未来的产能扩张计划来看,这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也得到了整个光伏行业的认同。

其次,研发实力雄厚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纷纷切入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供应领域,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供应商快速崛起,对行业迅猛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战略上来讲,企业资本转向薄膜太阳能电池方向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新三板企业骏创科技收到问询函 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售价调整滞后

有强大的设备供应商支持,不但有助于技术改良和进步,而且也有利于形成规模。尽管从市场发展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多晶硅的发展前景也是很乐观的。

某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表示,与多晶硅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备成本低、技术成熟、污染较小的优势,更加适合大规模建设、城市民用建筑使用。这种非晶硅与微晶硅叠层的基本结构将成为未来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流发展趋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负责人孙广彬今日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入网和电价的制度,在十一五期间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并或许在各省进行试点。对于目前太阳能发电的并网瓶颈,他认为这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孙广彬表示,太阳能发电的电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最终定价还需要考虑到汇率、CPI、全球多晶硅的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因此现在判断单价高低尚为时过早江苏华盛天龙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金生也表示,公司利用上市的契机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承担设备的研发,产品达到国外售价的60%的话,我们的优势将相当明显。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则认为,由于目前光伏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以其中一两个企业招标的方式并不具有样本的意义。我们再也不能看老外的眼色行事了。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将国外引进的设备加以改造,使设备产能大大上扬,合同上设备的年产能是25兆瓦,但现在一个月就达到这个数字了。周静表示,采取固定上网电价是世界公认的对光伏产业发展最为有效的激励措施。

中国的光伏产业应努力进入新能源制高点的核心领域,增强自身竞争力,把握住中国机会。企盼《上网电价法》对于《上网电价法》,光伏业界翘首以盼,但目前各界在是否设置统一的光伏上网电价、设在什么样的水平等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这就增加了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

两头在外模式求解有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光伏作为我国新兴产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两头在外的尴尬:原材料、关键技术与设备90%以上靠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如果是向大量企业招标,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价格比拼,最终导致亏本,最后的定价也不具备指导意义,而且不同企业的价格相差很大。比利时羿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静表示,国外的上网电价与项目是现成的,而且有很好的项目融资等配套措施。董事长荀建华不禁喜笑颜开。

杨立友介绍说,薄膜原料成本很低,但进口装备特别贵,因此企业正在采取自主装备集成,目前有一些关键部位还是需要进口,但大部分已经完成国产化,可以将装备成本降低到原先的三分之一。生产薄膜的浙江正泰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杨立友表示,降低成本是与国外竞争的不二法门。

创新技术、设备国产化不仅降低成本,也将带来产能的突破。要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应根据当前光伏行业的实际情况算出一个合理的平均成本。

3月21日,在金坛市举行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与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与会的能源专家和光伏企业领袖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因此,中国应尽快出台《上网电价法》,激励光伏产业做大做强。

它可能不是完满的,但它是必须的。记者在本次论坛上了解到,许多光伏企业已经在试图破解这种模式。江苏南通强生太阳能公司董事长沙晓林建议,目前中国在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标方法,通过其中一两个企业作为示范。沙晓林认为,上网电价定在1.1元或1.05元是比较合适的。

建议有实力的光伏企业不妨三头在外,到国外投资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将国外引进的设备加以改造,使设备产能大大上扬,合同上设备的年产能是25兆瓦,但现在一个月就达到这个数字了。

记者在本次论坛上了解到,许多光伏企业已经在试图破解这种模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则认为,由于目前光伏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以其中一两个企业招标的方式并不具有样本的意义。

我们再也不能看老外的眼色行事了。沙晓林认为,上网电价定在1.1元或1.05元是比较合适的。